失败 VS 成长

 

每个人都经历过失败。

失败意味着什么?

对一些人来说,失败可能意味着:

  • 上司或同事的指责、
  • 家人或亲近的人的责备,
  • 还可能意味着自我的否定,“我不行”,“我做不到”,“我真笨”。

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,逃避失败 会是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。

14岁的强强考入某市重点中学“火箭班”后,相比之前成绩有所下滑,强强便背着书包从11楼跳下。他的日记里写到: 来了重点中学以后,我再也不能像小学一样考前三名了,每次老师在讲台上念大家的考试分数,我就害怕得手心发抖。如果我没考到好成绩,所有人都会对我失望,我不想看到爸爸妈妈那失望的眼神。

不接受失败,强强宁肯付出生命的代价。当然,这是一个面对失败的极端例子。更多的人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干脆不做更多可能性的尝试,没有尝试自然也就没有失败的风险。这是逃避失败。为了逃避失败,人们会自我设障。

有个刚入大学的大学生小明,平时放松了对自己功课的投入,自己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中不会取得好成绩。于是他在北方寒冷的冬夜脱去上衣在操场上跑步,跑完也不及时穿上衣服。最后,得了肺炎,因而没能参加期末考试。但是他在后续安排的补考中有多个学科没有通过,不得不重念一年。

小明在明明需要去备考的情况下却去故意制造生病,来达到逃避考试失败的目的。只是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。还有些自我设障不是行为上的设障,而是语言上的设障。给自己可能的失败事先埋下伏笔,以合理化可能的失败。比如比赛之前说自己没有睡好,演讲前说自己身体不舒服,约会时说自己其实不太会化妆。

害怕失败还会导致目标侵蚀甚至目标丧失。比如,在一个商业公司里,在制定目标和计划的时候,大家通过头脑风暴贡献想法,并视觉化呈现目标,统一认识,制定了一个大而美的目标。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,却发现有这样、那样的困难,特别是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,往往会将原有的计划“打折扣”,侵蚀了原有的目标,甚至废弃掉原来的目标。

对另外一些人来说,

失败意味着成长,失败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。

有着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更关注自己是否接近目标。犯错、走弯路意味着成长。

《哈利波特》的作者J.K.罗琳女士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代表。她出席2008年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并做了演讲。

“从任何传统的标准看,在我毕业仅仅七年后的日子里,我的失败达到了史诗般空前的规模:短命的婚姻闪电般地破裂,我又失业成了一个艰难的单身母亲。除了流浪汉,我是当代英国最穷的人之一,真的一无所有。当年父母和我自己对未来的担忧,现在都变成了现实。按照惯常的标准来看,我也是我所知道的最失败的人。
…… 因为失败意味着剥离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。我因此不再伪装自己、远离自我,而重新开始把所有精力放在对我最重要的事情上。如果不是没有在其他领域成功过,我可能就不会找到,在一个我确信真正属于的舞台上取得成功的决心。我获得了自由,因为最害怕的虽然已经发生了,但我还活着,我仍然有一个我深爱的女儿,我还有一个旧打字机和一个很大的想法。所以困境的谷底,成为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。 “

失败让J.K.罗琳看清自己,这是她无法通过其他方式体会的。从挫折中获得智慧、变得坚强,意味着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生存。只有在逆境来临的时候,你才会真正认识你自己,了解身边的人。

环境需要我们视失败为机会

在变化日渐快速的环境中,已经不容易看出事物间因果关系,解决方案也常常不是只有一个,需要在不断试错和探索中涌现出来。Cynefin框架是由Dave Snowden提出的一个概念框架,用于辅助领导者认知问题并进行决策。这个框架将领导者可能遇到问题划分为五种场景,分别是:简单(Simple)、繁杂(Complicated)、复杂(Complex),混乱(Chaotic)和无序(Disorder)。现在很多的业务环境都是处于复杂的情境中。而在这个情境下,Cynefin框架建议的方式是尝试不同的方式或主意,根据环境给出的反馈来确认什么方案有效或无效,再进行响应。

Probe - Sense - Response。 prob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ideas, sensing the results/feedback to see 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’t, and responding appropriately (by amplifying and dampening our probes).

Cynefin Framework

教练中的应用

在教练过程中,我们需要帮助客户创建觉察,建立起面对失败、从失败中成长的思维模式。并且帮助客户树立起自主性,设计目标、行动及度量,整合和扩展新的学习。

建立行动

有时候客户会为会话过程中新的看见或者“啊哈”感到欣喜,但是在会话之后却没有行动。看见或洞察我们的行为和反应却是很重要,但改变我们生活的却是行为。 没有行为改变的洞察或看见就像“纸上谈兵”。很多的看见来自于行动。

:star: 供参考的问题有:

  1. 为了达到最后的目标,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
  2. 什么样的小小进步能表示你正在向目标推进?
  3. 你把目标分解成哪些小的步骤?
  4. 有什么样的小变化能让你知道你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?

识别障碍

有时候客户在会话之后有行动,但是碰到一点点阻碍就停止前行。

防御性悲观由心理学家Julie Norem提出,指的是人们在事情发生前,想象出可能的最坏情境,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,同时依然作出指向最好结果的努力。防御性悲观是一种有效的降低焦虑的方式,并能帮助人们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或做好准备。

而练习“防御性悲观”,说的就是考虑和分析所有可能的最坏的情况,具体地思考可能会发生什么一一做出实现的应对步骤计划,而不是宽泛地悲观恐惧、沉浸在恐慌中。

:star: 供参考的问题有:

  1. 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?
  2. 你可以做些什么?
  3. 前行道路上最主要的两到三个障碍是什么?
  4. 如何克服?

防止目标侵蚀

防止目标侵蚀并不是不能改变目标,而是改变目标时需要知道改变的动机是什么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在建立目标的时候,就要有具体的度量指标。并且确定一定的评审机制来定期检查目标的达成情况。

:star: 供参考的问题有:

  1. 这个目标的具体衡量标准是什么?
  2. 你什么时候会评审一下这个目标
  3. 你如何确保你是一直朝着目标前行?  

    参考

  4. J·K·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:失败的好处和想象的重要性
  5. J.K. Rowling’s speech at Harvard commencement: The Fringe Benefits of Failure,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
  6. “Defensive Pessimism, Anxiety, and the Complexity of Evaluating Self-Regulation” by Julie K. Norem, published on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/1 (2008): 121–134, 10.1111/j.1751-9004.2007.00053.x
  7. Cynefin Framework by Dave Snowden